此次五中全会之后,针对公报提出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势必会做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来落实公报内容。
而我当时的突破是我自己找事情做,主动融入这个团队并且尽快找到一个正式员工的感觉。实践家永远比梦想家可贵。
作为科学技术的学习者,我们不能只埋首书海,单纯搞理论研究,相辅以动手实践更能使我们看清事务的内部的原理和根本性质。正如华哥的口头禅一样,华哥对我的管理又是一句极轻松的自己玩,同样十分轻巧,颇有道家无为而治的风格。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直接体现。宁哥能力很强,且与我年龄相仿,但他丰富的工程经验让我钦佩有加,在实习期间,给予了如兄长般的照顾,多次带我外出巡检,并且与我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当然我们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宁哥、强哥、新哥都比我大不了几岁,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年轻与担当、朝气与成熟交织的特质,而这些是我自叹不如、尚不具备的。
开始的几通电话都是在吞吞吐吐、忐忐忑忑的状态下完成的。宁哥来自工程部,负责项目的安装、调试、巡检、维护等,身手矫捷,皮肤黝黑而紧实,看得出来经常跑工地。除了加强本国气候治理,中国也没有忘记其他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应对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8个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已超过其公平份额,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承诺的目标与其历史责任和能力不相称。中国还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法国等国家和区域组织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通过一系列郑重承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增添新动力。出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以及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担当,中国近年来在加强本国气候治理方面频有大动作,对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大手笔。中国还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为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的达成做出积极贡献。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也表示,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约两个月之际,《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表传递了中美两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有助于调动气候谈判各方的积极性。
国际组织绿色交流峰会主席戴维˙阿贝尔直言:中国的行动和中美合作是这两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最棒的事情。今年6月,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提交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对此深表赞赏,认为中国这一举措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展现了大国风范。此外,中国还主动与多国展开气候合作,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为推动气候谈判注入新动力。
而美国和欧盟1990年以来的碳排放强度年均降幅均约为2.3%,低碳转型表现突出的英国和德国也仅为3%和2.5%。从去年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今年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两个大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让世界惊喜连连。比如,美国和欧盟的行动目标相当于其应承担公平份额的五分之一,而日本的行动目标只相当于其应承担份额的十分之一。作为气候谈判的基石,《公约》明确指出,与有义务率先减排的发达国家不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因此发展中国家可根据各自国情,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自主采取力所能及的减缓和适应行动。
这份绿色答卷成色如何?专家估算,上述60%至65%的减碳目标,意味着2005年至2030年间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率须维持在3.6%至4.1%。即便如此,中国近年来自主自愿采取减排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今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努力和决心,让《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不吝赞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并采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基本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具有强制减排义务。也有评论指出,与中国相比,一些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支持的国家,只是将原本用于发展援助的资金改用气候变化援助的名义重新包装,或是开出空头支票。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加强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意义重大作为气候谈判的基石,《公约》明确指出,与有义务率先减排的发达国家不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因此发展中国家可根据各自国情,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自主采取力所能及的减缓和适应行动。中国还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法国等国家和区域组织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通过一系列郑重承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增添新动力。也有评论指出,与中国相比,一些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支持的国家,只是将原本用于发展援助的资金改用气候变化援助的名义重新包装,或是开出空头支票。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为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的达成做出积极贡献。此外,中国还主动与多国展开气候合作,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为推动气候谈判注入新动力。
今年6月,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提交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今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除了加强本国气候治理,中国也没有忘记其他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应对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还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
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也表示,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约两个月之际,《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表传递了中美两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有助于调动气候谈判各方的积极性。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基本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具有强制减排义务。中国的努力和决心,让《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不吝赞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并采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比如,美国和欧盟的行动目标相当于其应承担公平份额的五分之一,而日本的行动目标只相当于其应承担份额的十分之一。
而美国和欧盟1990年以来的碳排放强度年均降幅均约为2.3%,低碳转型表现突出的英国和德国也仅为3%和2.5%。国际组织绿色交流峰会主席戴维˙阿贝尔直言:中国的行动和中美合作是这两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最棒的事情。
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对此深表赞赏,认为中国这一举措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展现了大国风范。这份绿色答卷成色如何?专家估算,上述60%至65%的减碳目标,意味着2005年至2030年间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率须维持在3.6%至4.1%。
即便如此,中国近年来自主自愿采取减排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去年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今年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两个大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让世界惊喜连连。
出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以及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担当,中国近年来在加强本国气候治理方面频有大动作,对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大手笔。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8个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已超过其公平份额,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承诺的目标与其历史责任和能力不相称。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加强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意义重大反观发达国家,虽然作出了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的承诺,但史密斯表示目前这个承诺与落实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下属的全球气候与能源倡议负责人萨曼莎史密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努力值得赞扬。(综合新华社驻日内瓦记者张淼、驻柏林记者唐志强、驻巴黎记者张雪飞报道)。
中国采取的行动便是其中之一。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28日表示,中国正在采取的行动为各方在巴黎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增加积极信号。
他说,法中两国本月初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其中涉及有关气候协议谈判的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被更多国家接受。史密斯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个可喜的进展是关于全球变暖是否存在的争议已经减少,能源领域也出现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革命性趋势。